如果是流行音乐,就是中频高一点,高频低一点,混音器的每个输入通道都配有一组平衡旋钮:高-高频;MID-中频;低-低频,比如电子舞曲,可以把低频,中频稍微调高一点,16khz左右的高频比中频稍微高一点,突出低音,正常情况下,频率旋钮应该在中间位置,真正需要调整的时候再调整。
这个叫均衡,主要是根据音乐类型来调整。比如电子舞曲,可以把低频,中频稍微调高一点,16khz左右的高频比中频稍微高一点,突出低音。如果是流行音乐,就是中频高一点,高频低一点。不过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音,只要不出现失真,尤其是有人声的歌曲,最好能突出歌手的特点。有些设备是有预置的,你可以先从预置中选择合适的,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微调。
Option 1:高音在1: 30 (2/3),中音在12点(1/2),低音在10点(1/3),好像很常见;方案二:我喜欢所有频段都位于1/2位置。一楼说的很有道理。想突出中高音,两边的低点(会造成声带打结),想做交响乐。中低侧是更多的点(可以造成宽广的声场)。总之,我的听觉是最重要的。
混音器的每个输入通道都配有一组平衡旋钮:高-高频;MID-中频;低-低频。都叫货架均衡,也就是中心频率固定。高端混频器将有频率选择旋钮。当高、中、低频旋钮向左旋转时,相应的频段会有所提高,否则会有所衰减。正常情况下,频率旋钮应该在中间位置,真正需要调整的时候再调整。原则上不应该盲目调整。车内环境和房间有很大的不同,车内其实类似于音箱的混响室。所以一般来说,中音全部弹完就够了,高音可以稍微抬高,然后根据自己的习惯稍微改一下。需要注意的是,高音不要调得太高,对耳朵有害,因为耳朵接收高音的部分很容易受损,而且不可逆。
4、谁给解释下耳机效果里低频 中频高频?还有什么低音下潜什么的。在网上...1,音底纯净,没有任何令人不快的“嘶”、“翁”、“哄”音。2.平衡感好,音色从不太亮也不太暗,高、中、低频能量分布均匀,频段间融合自然流畅,没有突兀和毛刺。3.高频延展良好,细腻柔顺。4、低频下潜深,干净饱满,富有弹性和力量,没有任何肥慢的感觉。5.中频 失真很小,通透温暖,声音亲切自然,有厚度,有磁性,没有夸张和鼻音。6、分辨率好,细节丰富,微小信号都能清晰回放。7.良好的声场表征能力,音域宽广,乐器定位准确稳定,声场信息充足,没有空洞感。所谓“频率”,其实对应的是各种高低音。不同的词只是描述了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表现力。通常好的耳机需要低音脚,不会太浑浊听不清。高音透明,不会破音。至于中音,往往被忽略。其实声音好不好还是要看中音,不靠近耳朵也不会感觉太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