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该曲是在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胜利归来时,当地居民举行盛会欢迎他时演奏过的乐曲竹笛的代表作有哪些,,最常提到的就是《姑苏行》《喜相逢》《扬鞭催马运粮忙》,2、《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由于是描写苏州的景观,又在苏州很流行。
此曲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江先谓先生1924年出生于山东威海。12岁起即跟哥哥学艺,民族乐器中的吹拉弹打他都能演奏。14岁随全家赴大连卖艺维持生活。1949年参加革命,并考入解放军前线歌舞团独奏演员。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竹笛专业主要是靠自学,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地道。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并因此而享誉笛坛。江先谓曾在1959和1965年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过奥地利、苏联、波兰、印尼等国演出
最常提到的就是《姑苏行》《喜相逢》《扬鞭催马运粮忙》。稍微细点说的话南方浙派《姑苏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广东音乐《金蛇狂舞》,改编自湖南花鼓戏的《春到湘江》,还有《水乡船歌》《小放牛》《鹧鸪飞》《幽兰逢春》等也相当有名。北方有二人转改编《喜相逢》,山东笛派《沂河欢歌》,华北《五梆子》,山西《黄莺亮翅》,蒙古风格《牧民新歌》,秦腔风格《秦川抒怀》,新派《牧笛》,还有《陕北好》《扬鞭催马运粮忙》《枣园春色》《大漠》《帕米尔的春天》。现代笛曲还有《愁空山》《苍》《深秋叙》《琅琊神韵》这种太有创新性所以我感觉放上面感觉都不太好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很有名的
3、赛龙夺锦、姑苏行、赤兔嘶风、将军得胜令四首乐曲流行地域分别是广东、苏州、福建和浙江。1、《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属“广东音乐”,在广东很流行,由何柳堂(1872-1933)创作,是描述中国南方端午节(端阳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况,全曲节奏轻快,2、《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由于是描写苏州的景观,又在苏州很流行。3、赤兔嘶风主要是福建泉州南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在福建最为流行,4、将军得胜令是浙江民间吹打曲。流行于浙东奉化地区,相传该曲是在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胜利归来时,当地居民举行盛会欢迎他时演奏过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