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No19No4几级,门德尔松No19No4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十级曲目,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简称门德尔松或费利克斯·门德尔松,门德尔松属于什么时期的作曲家。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从风格上来说,应该属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性出现在门德尔松的作品中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的融合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首先是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的影响。门德尔松幼年接受的一直都是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教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耳濡目染。同时还受到了歌德的影响,热爱古典主义文学;其次是生活状况的影响。门德尔松家境富裕,一生都不曾为贫困、疾病等生活问题所拖累,这客观上造成了创作中的情感抒发都以平淡温和为主。门德尔松善于用缓和的语调和理性的方式去抒发一种睿智和高雅的情趣。总的来说,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是在古典主义的框架之中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是“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新酒”。门德尔松接过了古典主义的旗帜,钢琴音乐开创了崭新的时代,对后世的作曲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门德尔松作品唱片曲目1是门德尔松作于1844年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万特豪斯首席小提琴家斐迪南.大卫而作,次年3约13日在格万特豪斯的演奏会上首演。全曲三个乐章,各章不间断的进行。第一乐章:热情而很快的快板,e小调,2/2拍,奏鸣曲式,主部热情,充满幻想,副部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6/8拍,三段体,主题A宽广抒情,真挚娴雅,主题B细腻婉转。第三乐章:引子为不太快的小快板,之后的基本部分为活泼的快板,E大调,奏鸣曲式,情调轻盈欢快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4、门德尔松No19No4几级门德尔松No19No4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十级曲目。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简称门德尔松或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