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为什么日本要把汉字“国”也简化为“国”,有人认为简化汉字会丢失传统,实际上有什么传统不传统的呢,请问:1958年前,没有拼音时,人们是什么来知道汉字的发音的,如何看待简体字,又怎么分得清什么样的字有传统呢。
是中国把汉字“国”也简化为“国”才对。日本简化汉字比中国还早,中国简化的时候有不少借鉴。简化汉字是加快推广汉字的一个有效方法,为扫盲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认为简化汉字会丢失传统,实际上有什么传统不传统的呢?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开始,不就只是一种规定而已吗?又怎么分得清什么样的字有传统呢?而由繁到简是语言文字的必然发展趋势!我是二简字的拥护者,我认为汉字简化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汉字,只要还以汉字存在,它就是有灵魂的,有传统的
2、请问:1958年前,没有拼音时,人们是什么来知道汉字的发音的?谢谢_百度...1.反切: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29724.htm2.注音符号: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