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乐章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管乐、弦乐交替对答演奏,在末尾隐约出现了《欢乐颂》的主题音乐,B部分,第一乐句是二段式“中段”,具有明显的展开性质,而后巧妙地进入具有再现特点的第二乐句,使全曲完整结束欢乐颂的乐句是怎样划分的,《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
《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这一乐章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管乐、弦乐交替对答演奏,在末尾隐约出现了《欢乐颂》的主题音乐。第二部分是以合唱形式出现的《欢乐颂》,歌词采用的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歌《欢乐颂》。第三部分音乐由快板转为急板,在胜利的凯歌中结束。《欢乐颂》的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都具有浓厚的德意志乡土气息。它的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旋律以四四拍子为基础,气势宏伟、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歌曲的结构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A B。A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结束在不稳定的属和弦的五音(re)上,第二乐句结束在稳定的主音上,形成收拢性的乐段。B部分,第一乐句是二段式“中段”,具有明显的展开性质,而后巧妙地进入具有再现特点的第二乐句,使全曲完整结束
2、求问乐理问题?1-3为第一乐句;4-7为第二乐句;8-11为第三乐句;12-15为第四乐句;16-19为第五乐句;最后四小节为第六乐句。你对转调的理解非常准确,进步很大啊,从F徵转F宫再回到F徵。五声调试的曲子,在视唱时,如果按调号唱出了偏音,那基本上就出现转调了,(分析调性的视唱用首调唱名法最好,因为调式感强。)比如第四乐句,按降B调唱就应该是66632767653235,出现了偏音si,出现了27的小三度音程,五声调式中的小三度音程有两个,一个是下行的53、一个是下行的16。所以只要将si改唱成3或6再唱唱,发现唱6显然不行,仍有偏音存在,改为3就行了,宫调式就判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