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运用一笛通转七调,根据曲笛孔序所示各调工尺音位的相互关系来定调名,谓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凡字调,六字调,上字调,乙字调,其名称来自于笛子上的翻调,调高的俗称,也就是说:内弦定的什么音,外弦定的什么音,比...,豫剧唱腔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老艺人二胡定调说几个眼是啥意思,曾以笛子定调,称为几个“眼”的弦;以工尺谱定调的,如凡字调、小工调、六字调、五字调等。
音乐术语。调高的俗称。其名称来自于笛子上的翻调。明清以来运用一笛通转七调,根据曲笛孔序所示各调工尺音位的相互关系来定调名,谓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凡字调,六字调,上字调,乙字调。早期京剧唱腔的调门均较高,如唱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等。现已较前有所降低,大多在凡字调。各腔调由于定弦和音域,音区关系,使用调门也不尽相同,如西皮常用凡字调,二黄常用小宫调。又,男女腔音区不同,女腔在西皮中和男腔常差四,五度,在二黄中则较多作八度关系。故传统中有“男怕西皮,女怕二黄”之说。工尺字调名与今调高名称对应关系,由于传统使用的是匀孔笛,因此除小宫调(1=D),正宫调(1=G),尺字调(1=A)外,其余三调调高往往不易准确
豫剧唱腔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比如豫东调高亢嘹亮;豫西调低迪婉转。但豫东调和豫西调也早已融合了。从唱腔总的音域来看,一般在两个八度以内。唱腔的定调要根据豫剧音乐的特点和演员的嗓音条件来确定。所以,豫剧唱腔较多使用E调,转调多用B调。其它调很少使用。豫剧板胡定弦第一、E调内弦定3,外弦定6;第二、B调内弦变为6,外弦变为2;第三、A调内弦变为7,外弦变为3;第四、F调内弦变为2,外弦变为5。另外,豫剧板胡所用的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所用的弦内弦是皮弦,外弦是粗老弦。70年代时,有的演奏者尝试使用金属弦。由于金属弦发音灵敏,声音更加清脆、嘹亮。所以,现在的演奏者大都使用金属弦
3、老艺人二胡定调说几个眼是啥意思曾以笛子定调,称为几个“眼”的弦;以工尺谱定调的,如凡字调、小工调、六字调、五字调等。以艺人约定俗成的说法:如爬子调、软六、硬六等;以简谱C、D、E、G等定胡琴调高等等,使广大京剧爱好者感到非常困惑,为演唱和演奏带来极大不便,这种情况,有其历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