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摸索吧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义编创,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义编创,竹笛演奏《牧民新歌》最后一段仿马叫那里怎么吹。
《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义编创。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与期待。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2、竹笛演奏《牧民新歌》最后一段仿马叫那里怎么吹??关于《牧民新歌》的那段马叫,我也研究过好久怎样才能吹的像,现提供如下建议:1.俞逊发版:先是高音2的花舌,然后是然后非常快速的从3历到高音#4,紧接着的是比较大的气震音,一定要频率比较合适才会有起伏感,然后是那个4度颤音。2.不用气震音,吹完2的花舌后,后面一系列的动作(历音,四度颤)都加花舌,这种比较简单就可以模仿出马叫,但是没有1好听,也不及1像,3.把四度颤音改成飞指(左手在四五六孔来回抹动),这么做的优点是前面的气震加上飞指的确很像马叫而且姿势比较帅,缺点就是持笛可能比较困难,而且频率也不好控制。你可以选一种,2种最简单,3种最难,自己摸索。